“中国好创意”赛事介绍
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,英文名称: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,简称“中国创意挑战大赛”,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《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分析报告》赛项,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大赛,更是第一个把 赛事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大赛,还是第一个投稿即可免费存证的大赛。大赛在艺术设计、数字 创意及数字媒体、数字技术创新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参与院校多、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。大赛 旨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,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,深度挖掘、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,赛事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、推动专业建设,已经成为 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。
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背景
当前,中国在“数字中国”战略、“文化数字化工程”、智慧城市建设及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不断推进的过程中,数字声音景观设计结合人工智能(AI)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,在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空间、沉浸式剧场展演、人工智能与智能交互,生态环境与健康疗愈等领域,逐步显示出跨界融合的多元应用场景和强劲的发展态势。2025年,为响应国家“数字中国”战略及声音艺术领域的创新需求,大赛首次设立“数字声景专项赛”,聚焦声音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跨界融合的多元化表达与技术创新。本专项赛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发起,旨在推动数字声景跨界融合与产业转化,为行业储备专业化、创新型人才;制定艺术性、技术性、社会性三维评价的国家标准,定义数字声音景观的“中国规则”,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;将艺术与科技融合,将优秀文化保护、传承与活化融合,探索“人-媒介-环境”的共生范式,让高校数字声音景观专项赛事成为中国青春时尚品牌,为参赛者都能在创意这片热土上绽放才华,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。
数字声景大赛内容
赛事宗旨
鼓励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,培养数字声音景观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,搭建一个展示、交流、学习的平台,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,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当代审美价值。通过数字声音景观大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探索“人-媒介-环境空间”的共生范式和绿色发展。
组织架构
主办单位:
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
上海音乐学院
承办单位:
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
上海网音科技中心
参赛对象
普通高校的在读研究生、本科生以及专科生。
参赛类别
分为数字声音艺术、跨媒介空间设计、元宇宙剧场展演、学术论文四个组别。
*参赛内容均为原创作品。
特别注意: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先存证(免费存证,作品版权归投稿作者或参赛团队)再投稿。
A 数字声音艺术类
A1 数字音乐组
本赛道旨在推动用数字科技手段赋能与开拓音乐创作的创新与转化,讨论数字化语境下音乐与音响的边界与融合。赛道征集以数字音频技术为主体的原创音乐、声音作品,须使用计算机、电子音乐设计、数字音频制作、MIDI制作等数字音乐手段创作和制作;风格与形式无限制;鼓励围绕文旅、文博、疗愈、教育等应用场景,用数字化观念与技术,从声音角度切入,进行创意、重构或诠释,追求艺术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结合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48kHz,24Bit的立体声WAVE文件,时长在3-10分钟之间;
(2)视听融合的作品需上传MP4视频文件。视频压缩格式:H.264或H.265,最高分辨率1080p,最高帧率60fps,最高码率10Mbps,标准色域及标准动态范围;单个视频文件最大不超过500M;投稿时请注明视频作品来源(官方素材/自选无版权争议素材);
(3)附制作说明文档(pdf形式):包括但不限于概念阐述、乐谱、作品简介、设计方案(工程文件截图)等。
A2 空间音频组
本赛道旨在推动不同空间、媒介或技术标准与制式下的音响形态与效果的创新,讨论空间听觉对作品的形态表现与内容生产的意义。赛道征集使用个人或小组原创音乐或声音设计作品,强调作品在不同空间、场景或媒介中的音响形态设计与制作(允许使用本人其他赛道投稿的原创作品进行空间音频创作);作品题材与风格不限;初赛要求提交可以全面展示作品听觉内容的立体声缩混版音频,附作品后期在不同空间、场景或媒介中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式的详细描述;决赛作品须进一步提交空间音频的终混版本(推荐7.1.4的空间音频制式),要求体现创作者对空间音频的想象力、创造力和制作能力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48kHz,24bit的WAVE文件,声道格式不限;作品时长不超过8分钟;
(2)空间音频设计方案(pdf形式):包括但不限于详细描述空间音频设计思路、展现效果、混音方案等,需注明目标监听(渲染)方式:音箱或耳机(使用双耳方式进行空间音频渲染,非立体声);
(3)作品原创性说明: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概念阐述、工程文件、制作报告等;
(4)视听融合作品需上传MP4视频文件。视频压缩格式:H.264或H.265,最高分辨率1080p,最高帧率60fps,最高码率10Mbps,标准色域及标准动态范围;单个视频文件最大不超过500M;投稿时请注明视频作品来源(官方素材/自选无版权争议素材)
B 跨媒介空间设计类
B1 声音影像装置组
本赛道以“声景叙事·空间共生”为核心理念,作品需以声音作为核心叙事线索、融合影像与空间,鼓励创作者探索声音与影像在空间中的关系,构建具有文化深度与情感共鸣的沉浸式体验。鼓励作品聚焦三大方向:
(1)文化传承:通过数字技术活化传统声景,实现非遗文化的当代转译;
(2)社会关怀:关注城市空间更新、生态保护等议题,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,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;
(3)科技实验:探索AI生成声音、空间音频、实时渲染等前沿技术的艺术化应用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作品设计方案展板: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构思说明、方案设计图、作品效果图【展板尺寸:1290mm(高)*800mm(宽);300dpi;以PDF格式提交】。
(2)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:视频压缩格式H.264或H.265,最高分辨率1080p,最高帧率60fps,最高码率10Mbps,时长不少于3分钟,以MP4格式文件提交。
(3)作品原创性说明(pdf形式)。
B2 数字交互空间设计组
本赛道以“声形共生·交互无界”为核心理念,鼓励创作者结合声音、数字影像、传感器技术、空间装置等跨媒介手段,同时注重观众参与的深度交互,旨在打造城市中具有沉浸感与叙事性的交互体验空间,推动声景艺术在公共空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作品设计方案展板: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构思说明、交互流程图、空间布局图、方案效果图【展板尺寸:1290mm(高)*800mm(宽);300dpi;以PDF格式提交】。
(2)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:需展示交互逻辑与效果。视频压缩格式H.264或H.265,最高分辨率1080p,最高帧率60fps,最高码率10Mbps,时长不少于3分钟,以MP4格式文件提交。
(3)作品原创性说明。
C 元宇宙剧场展演类
本赛道以"重构剧场维度,创想无限可能"为核心理念,鼓励创作者突破物理剧场限制,通过数字技术探索具有文化深度与科技质感的演艺形态。作品呈现虚实共生的新型表演美学,构建参与式、沉浸式、智能化的未来剧场体验。鼓励作品聚焦两大方向:
(1)数字影像在演艺空间中的创新应用。鼓励创作者探索实时影像生成、交互投影、全息成像等前沿技术,突破传统舞台视觉边界,构建演艺空间中数字影像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创新表达。
(2)元宇宙时代剧场空间的创新表达。鼓励创作者突破物理剧场限制,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具有革命性体验的虚拟演艺空间,探索新型观演关系与艺术表达方式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作品设计方案展板,以PDF格式提交,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说明、创意构思、视觉气氛图、A0尺寸展板,竖构图排版、300dpi。
(2)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,以MP4格式文件提交。视频压缩格式:H.264或H.265,最高分辨率1080p,最高帧率60fps,最高码率10Mbps,时长不少于3分钟。
(3)作品原创性说明。
D 学术论文类
本赛道旨在推动数字声音艺术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产业实践,鼓励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,涉及计算机科学、艺术学、心理学等多领域融合,促进技术研发、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互动,制定艺术性、技术性、社会性三维评价的国家标准,定义数字声音景观的“中国规则”,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解决方案;鼓励研究者从多学科视角探索跨媒介空间设计、数字技术、文化传承、社会发展的深度关联。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,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;鼓励学者从多学科视角探索虚拟剧场的美学特征、技术架构与文化价值,推动建立元宇宙演艺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,为数字演艺的创新发展提供学术支撑。
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:技术创新理论;实践应用方向;教育教学方向。
参赛文件要求:
(1)论文需论点明确、论据可靠、数据准确、逻辑严谨、文字通顺,字数5000-8000字。
(2)投递稿件请使用pdf文档排版,附图清晰。
(3)论文基本要素应齐全,包括文章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、参考文献等。
(4)原创性要求:所投稿件请保证本人拥有著作权等相关权益,无抄袭、署名排序无争议,文责自负。
(5)来稿无论选用与否,其稿件状态都会在投稿系统显示、通知审理结果。
备注:投稿作品需为参赛者本人原创,每位参赛者至多投稿3首作品。不得有抄袭或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。如有合作需获得合作者授权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。指导教师不能超过 3 人。
参赛要求
1.参赛者通过中国好创意大赛官网 https://contest.cdec.org.cn/#/,按各组作品要求,以压缩文件形式提交作品。
2、参赛者按照官网提示完成信息注册,并按照作品上传格式,完成作品及信息提交(不 按规定格式上传作品,出现无法识别或损坏情况,参赛者自行承担后果)。投稿时须将参赛 作品名称、作者(参赛团队)、创意说明、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与上传视频一起填报。
奖项设置
大赛奖项设置为: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(一、二、三等奖获奖比例为: 各类别总投稿 量的 3%,其中,一等奖占 3%的六分之一,二等奖占 3%的六分之二,三等奖占 3%的六分之三)、 优秀奖(按每个类别总投稿量的 1%计算)、优秀作品创作奖(15 个)、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(获得一等奖,二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)、优秀组织奖(投稿作品量排名在前 30 位的二级学院)。
赛程安排
报名投稿:2025年4月16日开始
截稿日期:2025年6月15日17:00
初赛评选:2025年6月23日-25日
初赛决议出每个赛道的优秀奖和三等奖
决赛现场评审:2025年7月24日-27日
决赛决议出每个赛道的一等奖和二等奖
颁奖典礼日期:2025年7月28日,组委会将邀请部分获奖作品现场展演。颁奖典礼地点另行通知。
巡演日期:2025年11月。
参赛注意事项
1、参赛作品须紧扣主题,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,具有独特创意和丰富文化内涵。 鼓励表现形式多元化,技术手段多样化。
2、作品要求署名为本单位在编人员或在读学生。
3、作品须保证完整、清晰。
4、作品必须为原创,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、商标权或其他权
利,无任何版权纠纷。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。凡涉及抄袭、剽窃、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,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,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,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保留追责权力。
5、参赛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,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、宗教相 关的歧视性内容,不得侵犯他人隐私,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。
6、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,大赛不接受在其它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。
7、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、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,一经核实取消入围资格;若为获奖作品,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。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,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8、组委会与承办单位对大赛提交的所有作品,有进行学术交流、商展、宣传、使用、推广、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。
9、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。
赛事咨询
1、赛事咨询:中国好创意-全国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组委会秘书处
2、咨询方式:钟老师 13052396818(同微信)
3、电子邮箱:digital-soundscape@shcmusic.edu.cn
{{awardFileList[0].field1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2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3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4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5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6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7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8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9}} | {{awardFileList[0].field10}}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{{item.field1}} | {{item.field2}} | {{item.field3}} | {{item.field4}} | {{item.field5}} | {{item.field6}} | {{item.field7}} | {{item.field8}} | {{item.field9}} | {{item.field10}} |